近年来,罗城镇紧紧围绕基层党建重点任务,突出党建引领,强化资源整合,在组织建设、产业发展、矛盾化解等方面精准发力,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,激活乡村振兴“新动能”。
筑牢组织堡垒,凝聚治理合力。持续深化农村党支部标准化建设,严格落实“三会一课”、党员固定活动日等制度,深化“四议两公开”议事决策程序,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。同时,构建“选育管用”全链条培养机制,动态优化村“两委”班子,后备人选培养储备,把村“两委”换届作为夯实基层基础的重要契机,全覆盖开展村“两委”班子和村干部谈心谈话4轮次162人次,动态储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26人、“两委”后备力量81人,并同步开展前置资格联审,确保后备干部“量足质优”。
发展特色产业,夯实治理根基。围绕“稳粮、优经、强饲”的思路,以党组织牵头协调、党员带头示范的方式,精准布局特色产业。聚焦瓜菜制种、优质辣椒、饲草三大种植产业,积极推动规范化管理、标准化种植、产业化发展,并积极探索葵花规模化制种以及小麦、辣椒新品种种植实验,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,今年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2.33万亩。在养殖业方面,积极推广“小规模、大群体”家庭养殖模式,整合散户资源形成合力。规划布局“两带一区一基地”养殖产业集群,重点发展滩羊、肉驴、骆驼等特色养殖,全镇畜禽总量达23.17万头(只)。形成“种养结合、优势互补”的产业布局,推动养殖业蝶变升级。
完善调解机制,化解矛盾纠纷。持续完善“党建+网格+调解”模式,配备13名网格员,充分履行政策宣传、信息采集、隐患排查、纠纷调处、为民服务等职能。通过“陇情e通”和网格常态化巡查,及时梳理邻里纠纷、用水用电、土地等纠纷线索,做到底数清、情况明、动态准、措施实。推行民事直说“1433”工作法,充分发挥老党员、老干部等群体优势,以唠家常、说情理的方式帮助群众协调处理矛盾纠纷。针对不同群体制定法治宣传教育“特色菜单”,通过入户走访、志愿活动等方式,“点单式”讲解法律常识、平安建设等知识20余场,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。
党建引领风帆正,乡村振兴阔步前。下一步,罗城镇将持续深化党建与各项工作的深度融合,以更实的举措、更强的担当,激活发展新动能,书写产业兴旺、治理有效、乡风文明的罗城新篇章。